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说到AI人工智能,很多人都会想到人脸识别,毕竟这是现实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大家的潜意识里,认为这些识别都是跟人类活动相关的。但最近看到一则报道,才发现真是孤陋寡闻了。人工智能不仅仅可以用来识别人脸,还可以识别猪脸。
吉林的一家民营猪——企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养了28年的山黑猪,产品提供给沃尔玛山姆店、家乐福、永旺、华润Ole、京东7Fresh等。
从2018年开始,他们就决定,在机械化设备的基础上引入智能手段,改进养猪的的技术和管理流程。最终,该公司选择跟京东合作,引进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在养猪这件事上
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清点猪的数量,并且估算猪的体重。
在以前,精气神这种大公司要把猪全部清点完可能要花三四天的时间,数量还不一定准确。现在,猪栏都装上了巡检机器人。使用专用的农业摄像头,“扫一眼”猪栏就能知道猪的数量。而且还能依靠AI算法,给猪估计体重。
其次,精准喂猪。
在传统模式下,喂猪依靠人工给10头到15头猪一起投料,每头猪只能凭力气抢着吃,结果同一栏猪在出栏时往往体重存在差异。而现在通过“猪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每头猪的“身份信息”,从而调取其重量、生长周期信息,从而实现更为精准地自动投喂,试图将同一栏猪出栏时的体重差异尽可能地缩小。
另外,智能识别技术还能监控猪的健康。
智能养殖解决方案的核心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研发的“神农大脑”。简单地说,“神农大脑”里保存了专业的养猪知识,能够在各类情形中自主作出判断。比如,在猪舍里突然一头猪叫声无力,还会时不时地咳嗽两下,神农大脑首先会侦测到异常,要求摄像头观测猪的体温,调用数据库里猪的过往体温、进食记录、运动量进行比对,如果叫声、体温、运动情况均存在异常,那么神农大脑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这头猪很可能得了病,接下来,神农大脑会给饲养员发出警报。
看完上面,是不是长“姿势”了?
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行业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应用。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也是未来百年我们的国家战略。
而Python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开发语言,对于Python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现在,Python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起薪已经超过20000元,而随着产业的爆发,薪资还将继续上涨。这绝对是一个高薪的朝阳行业,值得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