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为进一步推动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落实工作,全面助力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月10日,达内教育集团举办了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培训会。
此次培训主要面向达内核心教研人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主任陈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培训会现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是我国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全世界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潮流相一致,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陈钟介绍,《国标》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作了明确要求。特别对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主任陈钟
陈钟介绍在《国标》研制过程中紧紧围绕三大原则,第一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第二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第三突出持续改进,强调做好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陈钟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建设方案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知识体系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对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框架的解读,给出了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陈钟总结到,质量为基,标准先行。专业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实现高校以标准来办学、政府以标准来管理、社会以标准来监督,促进高校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会结束,不少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会进一步夯实对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理解,今后会将标准意识贯穿教学研发全过程,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助力高校培养多样化、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