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是有自己的演变和发展历程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从4G到5G的网络架构演变都有哪些要点。
(1)SDN和NFV
当前的核心网EPC的一大缺陷就是耦合问题: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耦合、硬件和软件的耦合。
EPC中有四大组件:
MME:移动管理实体,负责网络连通性的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终端的认证和授权、会话建立以及移动性管理;
HSS:归属用户服务器,作为用户数据集为MME提供用户相关的数据,以此来协助MME的管理工作;
SGW:服务网关,负责数据包路由和转发,将接收到的用户数据转发给指定的PGW,并将返回的数据交付给eNB;
PGW:PDN网关,负责为接入的用户分配IP地址以及进行用户平面QoS的管理,并且是PND网络的进入点。
从图中的虚线和实线标记可以看出,MME仅承担控制面功能,但是SGW和PGW既承担大部分用户平面功能,又承担一部分控制平面功能,这就使得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严重耦合,从而限制了EPC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在这种架构下,很多网络元素必须运行于配备专用硬件的多个刀片式服务器上,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极大的开销。
为此,5G网络架构中引入了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这两种技术来解决EPC存在的耦合问题。
(2)从4G到5G整体网络架构演变
①5G网络空口至少支持20Gbps速率,用户10秒钟就能够下载一部UHD(超高清,分辨率4倍于全高清,9倍于高清)电影。
②核心网功能分离,核心网用户面部分功能下沉至CO(中心主机房,相当于4G网络的eNodeB),从原来的集中式的核心网演变成分布式核心网,这样,核心网功能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终端,减小时延。
③分布式应用服务器(AS),AS部分功能下沉至CO(中心主机房,相当于4G网络的eNodeB),并在CO部署MEC(MobileEdgeComputing,移动网络边界计算平台)。MEC有点类似于CDN(内容分发网络)的缓存服务器功能,但不仅于此。它将应用、处理和存储推向移动边界,使得海量数据可以得到实时、快速处理,以减少时延、减轻网络负担。
④重新定义BBU和RRU功能,将PHY、MAC,或者RLC层从BBU分离下沉到RRU,以减小前传容量,降低前传成本。
⑤通过NFV技术,就是将网络中的专用电信设备的软硬件功能(比如核心网中的MME,S/P-GW和PCRF,无线接入网中的数字单元DU等)转移到虚拟机(VMs,VirtualMachines)上,在通用的商用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来实现网元功能。
⑥5G网络通过SDN连接边缘云和核心云里的VMs(虚拟机),SDN控制器执行映射,建立核心云与边缘云之间的连接。网络切片也由SDN集中控制。
SDN,NFV和云技术使网络从底层物理基础设施分开,变成更抽象灵活的以软件为中心的构架,可以通过编程,来提供业务连接。
⑦网络切片。得益于NFV/SDN技术,5G网络将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大规模物联网、车联网等等,不同的场景对网络的移动性、安全性、时延、可靠性,甚至是计费方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将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虚拟网络间是逻辑独立的,互不影响。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